瞭望 |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hha 2024-11-19 21:26 阅读数 3 #科技
文章标签 数字产业集群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需要厘清数字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立足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基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一条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有多维度特征,其核心竞争力始终在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等关键领域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未来在集群培育过程中,应从创新引领、企业实力、产业价值、产业发展和跨领域协同等方面重点突破、不断发力

文 | 高婴劢 刘丽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产业集群是从事数字产品制造和服务、发展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数字要素驱动、实现数字化效率提升的企业及关联机构竞合共生,而形成的产业生态组织。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变,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数据、网络、平台等资源要素驱动产业集聚作用释放,数字产业集群在继承传统产业集群特性优势的基础上呈现出新型特征,已成为各国产业竞争高地。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需要厘清数字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立足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基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一条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观众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了解一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2024年9月25日摄 ) 黄宗治摄/本刊

数字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

深入理解数字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需要打破三个认识误区。

数字产业集群是以数字产业为主体的集群,但并非产业集群数字化。从发展本质看,数字产业是随数字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产业门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定义,即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在原有信息产业门类的基础上扩充了数据价值化引发的增量产业,基本明确了数字产业的内涵边界。

由于数字产业活动更多依赖数据、网络、平台等开展,在生产消费环节具有高度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使得集群协同活动深度嵌入数字化基因。传统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则是集群产业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变革管理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以及集群利用数字平台强化集群主体协同性、联动性的手段,但集群主导产业仍是传统产业。因此,发展数字产业是数字产业集群的第一要义,而产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途径,传统集群数字化不等同于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产业集群具备网络化协同生产的能力,但并非完全是虚拟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依托网络、平台、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对内打通集群产业数据循环,支持集群产业的分工和协同从线下向线上延展,对外开放集群网络,吸引全球产业资源向集群平台集聚,促进集群在创新知识外溢、协同效率提升、经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发展。数据驱动是数字产业集群的核心动能所在,数据要素深度融入集群活动,通过数据价值化提供产业增长新动力,同时还带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数据化,在集群系统中进行虚拟化配置,提升精准性、动态性和协同性,从而放大生产要素驱动价值的增长效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产业集群是完全摆脱物理集聚的虚拟产业集群。在实践中,数字产业不能完全摆脱对实物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生产依赖,数字产业集群依然保有部分地理集聚的特征。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有多维度特征,其核心竞争力始终在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等关键领域。一是强调数字技术生态的引领性,数字产业集群创新者不仅掌握关键技术,还需在推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建立专利壁垒,对技术产品化、工程化涉及的架构、工艺、流程设立高标准门槛,进而联合上游供应商、下游服务商构建生态堡垒。二是强调数据要素市场的高效性,以数据中心、数据流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为支撑,搭建高效融通的数据要素市场,以数据流带动各类要素协同配置,赋能集群产业“纵向”衔接和“横向”融合更加紧密。三是强调集群生态的开放性,即集群拥有自主开源创新平台,集群数字技术、数字贸易、跨境数据流动、开源治理等自治规则与国际标准充分衔接,在新业态发展、数据共享空间等领域推行的创新性制度为国际组织、领先国家和地区广泛借鉴。

引领性数字产业集群加速涌现

2019年至今,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物联网、光电子信息等数字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领域,明确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集群促进组织等培育重点,打造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集群,以数字产业为主攻方向的集群达到半数以上。

从创新驱动看,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形成引领效应。相比于传统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在运用数据资源、数字技术开展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叠加开源开放创新模式的赋能作用,能够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汇聚和共享创新资源;在此基础上,集群内外掌握关键数字技术的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协同,加速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密集生产,并推动向新产品和新模式快速转化,形成对各类集群的创新引领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评选的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科技创新集群占据四席,且这些集群都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主体,代表着国内数字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生态方面的领先水平,甚至部分数字领域能够实现自主技术的突破。

从发展模式看,数字产业集群呈现龙头引领、政府牵引等协同发展格局。部分数字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头雁”效应,围绕龙头企业关键技术和核心业务配套土地、人才、资本等资源,联合多方力量共同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产业赋能平台并开放技术工具,加速生态伙伴平台集聚、特色数字产业基地落地建设。此外,部分数字产业集群发挥政府牵引作用,加强政策部署和资源要素倾斜,集中打造产业特色地标,汇聚各类服务平台和园区载体,强化集群协同性和集聚度。

从基础支撑看,数据基础设施成为数字产业集群赖以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数智技术的持续演进,数字产业发展对数据、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产业集群以统建共享的思维,推动集群内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通过“数据+算力+算法”的基础技术架构底座,以数据流为牵引,充分发挥算力集聚效应,招引更多行业头部企业、关联企业、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商等,不断丰富集群发展生态。

多措并举提升国际竞争力

经过多年努力,现有数字产业集群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企业培育、生态建设等方面已建立良好的发展基础。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未来在集群培育过程中,应从创新引领、企业实力、产业价值、产业发展和跨领域协同等方面重点突破、不断发力。

聚焦创新生态“卡位”,提升集群要素链整体效能。从根本上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对若干数字主导技术的攻坚,为高标准生态打造产业堡垒,提高人才、数据等优质要素流通和利用效率,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的话语权。一是发挥制度和集群规模优势“强技术”。梳理数字技术图谱,按照“卡脖子”必要技术、前瞻性颠覆技术、领先性原创技术、可短期突破的产业化和应用型技术进行分类梳理,推动不同集群创新分工、集中突破,确保集群数字技术领先性。二是卡位高标准生态“筑壁垒”。组织集群企业、科研院所、标准组织、用户企业等成立标准联盟,围绕主导技术加强工艺、流程、管理等关联标准研制和推广,推动与国际标准衔接、积极融入全球性产业联盟组织。三是推动创新要素高效流通“育活力”。在集群范围内推动人才和数据流通机制创新,实施“能进能出”人事制度,支持研究机构人才在企业培训、挂职留任,放宽企业人才职称认定等方面优惠待遇;建立统一的数据流通空间及协同机制,推动行业企业参与数据共享流通和开发利用,争取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先行优势。

重视供需双向拉动,做大做强集群优势产业能级。坚持增强集群主导产业优势与扩大集群市场空间相结合,优化集群资源配置,通过产业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双轮驱动”助推集群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集群龙头+生态圈”的引领效应,依托集群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软硬件服务商、应用生态合作伙伴集聚,瞄准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集中攻关补链,开放技术开发平台和应用场景,孕育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优势产业生态圈。二是创造数字化转型大市场。加大集群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推动资金奖补政策、产业基金向数字化转型领域倾斜,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资源池,吸引数字产业领先企业落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能力剥离重构,形成新的产业供给。三是推广集群数字化转型示范经验。梳理总结领先数字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模式,加强集群交流协作,推动领先集群数字化解决方案向更多集群输出,进而推动跨区域集群网络化协作模式发展。

优化产业竞争生态,激发集群未来发展潜能。加强机制设计,打造“集群平台+创新服务+产业金融”的生态运营模式,促进产业要素融通,扶持集群新兴力量。一是推动集群整体化运营。建立集群平台化运营机制,围绕主导产业链加强产业资源导入,发力链上企业联动、跨链条衔接互动的关键环节,引导产业要素融通创新。二是发展全周期创新服务。围绕产业全周期发展需要,构建覆盖科创、企服、人才、商务等集群服务体系,开展专业化服务认证评估,强化产业发展与精准服务联动。三是强化金融支持数字产业发展。推动政府、企业、专业创投机构联合运营产业基金,优化金融服务生态,给予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中长周期资金,通过投早投小投高投新助力创新种子成长。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瞭望 |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铜变集团